上方

常見犬貓疾病

皮膚腫瘤
肥大細胞瘤(犬)
Mast cell tumor (MCT;Histiocytic mastocytoma, mast cell sarcoma)。全身型常稱為mastocytosis。 為狗狗最常見的皮膚及皮下組織腫瘤,約佔皮膚及皮下組織腫瘤的20~25%(16~21%)。 高發生率可能為基因因素。雖然bulldog是MCTs的高危險族群但多為良性。近來證實pugs多發型MCTs也是良性。 相對地,Shar Peis的MCTs更具侵略性。年輕動物的自發性復原性MCTs應為hyperplastic or dysplastic syndrome。 而非真性腫瘤病變。MCTs會釋放histamine、heparin、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及其他vasoactive物質, 引起erythema,edema。Histamine亦會引起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常見的臨床症狀

症狀取決於腫瘤的發生位置及分級。多為單一病灶,但有11~14%呈現多發病灶。皮膚或皮下組織出現腫塊並存在數天或數月。 腫塊大小出現變異,可能在數月的靜止期後而快速增大。初期以紅斑,水腫為最常見。伴隨高分級的皮膚及皮下腫瘤。 變化極端,可能與其他皮膚或皮下腫瘤型態(良性或惡性)相似,也可能像蚊蟲叮咬或過敏反應。 起初為單一皮膚或皮下腫塊但也可能呈現多發狀。軀幹及會陰出現比例約佔50%,四肢處約佔40%,頭頸部約佔10%。 也會發生在其他部位:結膜,唾液腺,鼻咽部,喉部,口腔,輸尿管,脊椎。 局部淋巴結病變可發生於高分級腫瘤轉移時,而肝脾腫大是MCTs散播的特徵。 內臟型MCTs常稱為散播性或全身性mastocytosis。包含腹腔內淋巴結,脾,肝及骨髓的浸潤。 原發型消化道MCTs病犬會出現嘔吐,下痢,黑便。皮膚型MCTs外觀變異大,有時會誤認為非腫瘤病變。 well differentiated:傾向單一、小及生長緩慢的腫瘤。可能需要數月才會顯現,不大會呈現潰瘍狀但被毛可能會脫落。 Undifferentiated:傾向生長快速,潰瘍狀病灶且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刺激。當外觀明顯增大時,周圍組織可能呈現炎症、 水腫型態,病灶週邊可能有小結節圍繞。Intermediately differentiated:介於兩者之間皮下型MCTs觸感軟,呈肉樣感,臨床上常被誤認為Lipoma。

好發時機

主要發生在年長犬,平均發生年齡約8~9歲(亦有年輕犬發生報告)。無性別好發傾向。遺傳、慢性炎症反應或使用具皮膚刺激的物質為致病因素。多數發生於混種犬,但好幾個品種為高風險族群,如Bulldog血統(Boxer,pugs,Boston terries,English bulldog) ,Golden Retrievers,Labrader Retrievers,Chinese Shar Peis,Schnauzers,Beagles,Cocker Spaniels,Bernese mountain dog,Staffordshire terrier,Rhodesian ridgebacks,Weimaroners。

如何治療

有時進行腫瘤的檢查時,因機械性操作也可能造成細胞的去顆粒化,而在週邊組織出現紅斑,風疹。此現象稱為Darier’s sign。此也可能是自發性,因此畜主對病灶的描述會有忽大忽小的現象。


檢查


到院後,醫師會進行以下幾種檢驗方式,來了解狗狗的身體狀況:
鑑別診斷:任何良性或惡性的皮膚與皮下腫瘤,包含Lipoma。蚊蟲叮咬或過敏反應。
血液學/血液化學:全身性mastocytosis犬可出現貧血及mastocythemia。

■ 影像學檢查
1. 腹部x-ray:脾臟腫大(脾臟腫瘤的貓及全身性mastocytosis犬)。
2. 超音波:有助於評估高分級腫瘤的病犬有無內臟(肝脾)的轉移。

■ 診斷步驟
1. 細胞學檢查:
FNA是最重要的初步檢查,可見小-中等大小圓形細胞型態,嗜鹼性細胞質顆粒。若為惡性mast cell,
呈現無顆粒性,且有大量嗜酸性球浸潤, 即可懷疑MCTs。

2.組織採樣:
以確診及分級。分期:判定疾病的程度及合適的治療。局部淋巴結的細胞學檢查或生檢、
骨髓與肝脾抽吸採樣之細胞學檢查、胸腔x-ray及腹腔超音波可提供更完整的分期。

3. GradeⅠ(well differentiated):
侵犯性最小(切除後經病理切片判定周圍組織無腫瘤細胞存在),其復發率低。80~90%病犬在完全切除腫瘤後存活期長。
93%病犬1年內不會復發,且MCTs的轉移或擴散不常見。切除時須向腫瘤組織以外方向多切除3㎝。

4. GradeⅡ(intermediately differentiated):
比GradeⅠ更具侵犯性,無法實際統計多少比例會轉移,轉移器官包括:骨髓、脾臟、及局部淋巴結等。
75%病犬在完全切除腫瘤後存活期長。50%經完全切除且無轉移的病例中,
約在診斷出此病後10個月內復發。若無復發,則將有機會超過5年不會復發。

5. GradeⅢ(undifferentiated):
預後不良,因轉移及擴散至內臟器官機率高(55~96%),因此97%病例將於1年內死亡。

※ MCTs若出現於腋窩、粘膜交界處(嘴唇邊緣、包皮、陰部、肛門等)及鼠蹊部位,無論其組織學分類為何,
都較為惡性且具有高度轉移性。
當骨髓或脾臟發現有轉移或擴散現象則預後不良。
積極性外科切除是治療選擇,整個切除組織的組織病理評估是最基本要求,用以判定切除的完整性及評估腫瘤的生物行為。
若腫瘤細胞已擴散至手術邊緣,應儘快進行第二次的切除手術。大範圍切除採樣是必要的。淋巴結及其他可能受侵犯的內臟器官須進行生檢。
對於GradeⅡ(中等-高度)及GradeⅢ,手術切除範圍應包含腫瘤邊緣往外3cm區域以及鄰近病灶週邊的淋巴結。
對於GradeⅠ及GradeⅡ(低度)腫瘤,手術切除範圍可在2cm以內範圍,深度為4mm或深層些
(一般建議為腫瘤下且未受侵犯的肌膜,有必要時可切除腫瘤下的肌肉層)。

治療

若肢端遠端的MCTs是低或中間分級且無法完全切除時,有四個主要治療選項

1. 截肢(最激進方式):
    可達確實的手術邊緣範圍,但會造成功能上的不便,
    若還有其他有效的治療方式時則不建議。

2. 單純放射線療法:控制效果不一。

3. 低、中分級MCTs無法廣範圍切除時,可合併手術及放療,2年控制率為85~95%。
    低、中分級MCTs無法廣範圍切除時,合併手術及化療(術後)。

4. 若僅淋巴結而無全身性侵犯時,應積極切除受侵犯的淋巴結及原發腫瘤, 之後開始進行化療以預防進一步的轉移。
    若因其他疾病無法立即進行手術切除時,化療可有短期的緩解效果(1~4個月)。
    但已有全身性轉移時,切除原發腫瘤及淋巴結則效益有限, 化療可有短暫的緩解效果(<2個月)。

化學療法藥物包含皮質類固醇,傳統抗癌藥物及標靶藥物等。因肥大細胞瘤可能引發消化道潰瘍、
出血及過敏反應等, 所以亦會給予抗組織胺與制酸劑等來減緩這些症狀。

Radiotherapy(RT):局部皮膚腫瘤無法進行積極性切除時,是一好的治療選擇。如果允許,
進行放射線療法前先以手術將腫瘤進行減容(積)。位於肢端的腫瘤比起位於軀幹部的腫瘤,對於放療的反應較佳。
約20%病犬會再復發。當有任何新的腫塊出現時,應儘快進行FNA及細胞學檢查, 且進行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