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

針灸治療|犬胸腰椎間盤疾病



胸腰椎間盤疾病(thoraco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k disease,簡稱IVDD)是一個廣泛的名詞,包含椎間盤退行性變性或異常脫位所導致的神經性疾病,是犬隻脊椎常見的問題。發生過程可能很急性,也可能是慢性。好發品種包括臘腸犬、北京犬、西施犬、波士頓犬、貴賓犬,及小型雪納瑞等犬種。其中臘腸犬的發生率是其他犬種的10到12倍。有85%的病例發生於3到8歲的年紀,老犬反而不是好發族群。

椎間盤脫出常見的位置包括頸椎及胸腰椎。研究報告指出,最常發生在第11胸椎至第2腰椎(T11-L2)之間,本病例Happy發生於T11與T12間,落在好發區塊中。IVDD發生於頸椎部分的初期症狀為頸部疼痛、抬頭困難或訴痛,不願意走路,突然尖叫,發抖、肌肉震顫、抬腳等,病程持續惡化則可能出現四肢無力與麻痺。發生在胸腰椎部分的症狀為拱背、後腳無力、無法平衡、後腳無力,嚴重可見癱瘓,痛覺反射消失、甚至失去排尿排便能力。

依據臨床症狀的嚴重度分級,治療可分為內科療法及手術治療。第一級或第二級的動物可以採用內科療法,其成功率為五至六成。而第三級以上病例內科療法通常無法使其後軀回復正常功能,因此三級以上且有著顯著臨床症狀的病例建議實施外科療法。
 




內科療法包括給予消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及脊髓降壓藥物,並且需要嚴格限制活動;病畜除了上廁所時間外皆應在籠內休息,禁止跑、跳等動作。內科治療可讓症狀輕微的病畜恢復,但是由於根本的原因並沒有解決,椎間盤突出的物質仍在原有的位置,之後仍有復發可能。

若內科治療無法改善疼痛狀況,則考慮進行手術治療,目的在於移除脫出的椎間盤物質,術前需要進行更精密的檢查如電腦斷層掃瞄(CT)、核磁共振攝影(MRI)或是脊髓造影來確認脊髓壓迫的位置跟範圍。但相對來說,手術費用高昂、所需承擔的風險也較多,包括全身麻醉休克、術中出血、照影劑過敏及脊髓醫源性傷害等等。

椎間盤突出病患的恢復與其發生部位、脊髓受損程度、椎間盤脫出數量、治療時機等因素有關。無論如何,即使進行手術治療,後半年內都需要有耐心的為動物進行復健及活動限制,再遵從醫師指示將生活逐漸恢復至正常。

此外,當脆弱的脊髓受到強烈的壓迫時,可能會出現軟化壞死(Myelomalacia)的現象。一但壞死往前及往後蔓延,嚴重可造成動物前肢癱瘓、呼吸困難;若影響到腦部,則可能導致動物死亡。雖然此情況罕見且無法預期是否發生、何時發生,一旦發生,即使手術也無法停止此過程。

在IVDD好發的品種,建議飼養時需減少頸部與背部的壓力,例如可以把食器和水碗墊高,減少寵物低頭的角度;盡量使用可以減壓的拉繩,如使用胸背帶而不用項圈,避免拉扯到頸椎;生活中減少角度過大的坡道或跳躍的機會;營養均衡的飲食,避免體重過重增加脊椎的負擔等。

 



中獸醫在IVDD病患上的應用



《黃帝內經》開宗明義指出,人體的最基本系統是經絡,是人體血氣運行所經過與聯繫的網絡,針灸下針的穴道,都分布在經絡上。針灸是透過經脈學說與補泄手法的運用,直接影響生物體的神經系統、生化系統,進而改變生理機能。而在西方醫學的研究中認為穴位針灸是透過刺激穴位給予一個神經電氣的衝動以達到療效。

遠在三千年前的西周,已有文獻記載利用中藥和針灸來治療動物,其後無論在商朝、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朝,均有中獸醫的醫療著作,所以傳統中醫學在動物上的應用已有相當久的歷史。本後軀癱瘓的病例中,選擇的穴位包含了足陽明胃經的後三里、後伏兔,足少陽膽經的環跳、陽陵泉、風市,足太陽膀胱經的秩邊、崑崙、委中、腎俞、三焦俞等穴,均是椎間疾病或膝腿痠軟常治療的穴位。

中藥治療部分,補陽還五湯方劑出自醫林改錯,組成含有黃耆、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功效主要為補氣、活血和通絡。黃耆補氣,氣旺始促血行;當歸尾活血補血,祛瘀而不傷正;赤芍、桃仁、紅花、川芎,則可活血化瘀,行氣通經;地龍,通經活絡,配合諸藥以行藥勢。本主方之外另加入雞血藤,加強行血舒筋之效。若疼痛症狀持續,可輔以延胡索止痛。

從西醫的觀點來看,本方劑可擴張腦和肢體的血管,抗凝血,降低血液粘度,抗血栓形成,另可強心、消炎、增強免疫。故常用於腦血管疾病、坐骨神經痛、神經系統炎症、小兒麻痹症、中風後半身不遂等症。